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网 (小微企业名录 )

首页  /  我要查政策  /  政策详情

动真情动真格,浙江全力推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

来源:央广视听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0年03月03日


2月27日,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》。提出15条措施加快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,包括全面落实推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责任、分区分级精准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等十五个方面。

小微企业量大面广,市场主体中占比九成以上都是小微企业,是经济中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,还是稳定就业的主力军。如何为小微企业纾困,帮助它们解决疫情来袭时的困境?连日来,浙江各地积极行动起来,全力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,创新出了不少好的做法。



实行分区分级精准推动  强化小微企业主体责任

浙江2月9日推出首张五色疫情图,根据各县(市、区)累计确诊病例数、本地病例占比、聚集性疫情、连续3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等指标计算风险,分别用不同颜色对应不同风险,制作疫情图,实现差别化应对和管理。相关负责人介绍,采用“五色图”进行动态评估,既为科学精准有效防控提供依据,也将为全省复工复产提供有效宏观引导,缓解疏导群众紧张情绪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,要充分利用“一图一码一指数”的精密智控机制,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,实施差异化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策略。



自杭州工业企业分批次复产复工以来,杭州市余杭区应急管理局及时贯彻传达《杭州市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八条措施》,结合小微企业专项整治工作部署,动态掌握复工复产期间小微企业实际运行和风险底数情况,督促企业夯实风险的源头防控、自我防控和精准防控责任,进一步采取风险评估、研判、报告、管控等举措,努力实现复产复工期间风险管控和疫情防控“两手抓、两手都要赢”的阶段性目标。
“复工承诺书、复工方案、应急预案、防疫物资、防控设施、基本情况等佐证材料有‘帮帮团’的志愿者来帮忙填写。”杭州富阳耐姿食品公司的赵耐姿介绍,“现在我们顺利提前开工,大家正加紧赶积压的订单。”

据悉,为了尽量减少疫情对群众生活影响,让小微企业提早复工,杭州富阳区成立了“复工帮帮团”,由工青妇志愿者、专职网格员上门问需于企,帮助解决申请材料、防控物资、员工通行证等问题,让小微企业第一时间复工。



着力解决返岗用工 破解复工复产难题
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大省,用工短缺成为浙江复工后的一个难题。连日来,浙江多地出台包车、包机、包专列、财政补贴等复工举措,保障复工复产。

2月16日,G4138次列车驶入杭州东站。这辆列车从贵州直达杭州,所载的近300名旅客全是贵州籍,是杭州定制的全国首趟复工人员免费专列。乘车的近300名员工来自杭州的60余家企业。助力复工的同时,疫情防控也未松懈。上车前,杭州对所有乘车的复工人员做好了“健康码”的审核,组织符合健康要求的员工佩戴口罩进站乘车。进站时,加强体温检测,并设置候车专区分散就坐。上车后,乘务工作人员组织复工旅客分散就坐,减少在车厢内走动次数。



“到了,到了!”2月17日0时20分,满载着云南省镇雄县返岗员工的大巴车,驶出浙江省永康东高速路口。为尽快迎回员工,加快复工复产,永康市政府决定,确定疫情风险较低、劳务输出集中的地区为合作伙伴,由永康承担包车费用,由当地组织车辆和人员体检,“点对点、一站式”直达永康。

近日,来自舟山100多家企业的789名员工,政府包下专列,将员工送回家。作为返工包车规模最大的一次,舟山市汽运公司也是提早谋划,与宁波方面多次对接沟通,派出了近40辆、共1500座的客运大巴,并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,包括车辆消毒、驾驶员安全教育。从2月10日运行返工包车业务以来,已经有200多趟返工专车,完成3000人次左右的承运。



温州在企业调研时,发现阻碍复工复产进度的产业链“缺链”现象容易引起企业生产断档。温州分级分类推进产业链协同复工,建立配套企业排摸机制、跨地协作机制和精准服务机制,形成市域内循环和市外大循环“环环相扣”的产业链联动局面,推进企业高质量复工复产。帮助产业链核心企业梳理产业链配套企业清单,由核心企业整体打包,向主管部门复工备案确认,同步备案、同步复工,全市共梳理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配套企业1000余家,现已全部复工。



加强金融资金帮扶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
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,浙江大力推动银行机构通过“无还本续贷”方式,对小微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。目前“无还本续贷”余额超2000亿元,已帮助20多万家企业减负担、渡难关。“无还本续贷”,即不需要归还上一笔贷款的本金,即可依照原额续贷。

嘉兴一家餐饮企业是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老客户,2月10日是该公司还贷日。疫情让老板陆先生措手不及,春节200桌订单全部退订,菜品损失近50万元,工资尚无着落。泰隆银行主动提出为企业办理“无还本续贷”,并通过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,40分钟就办妥了手续。



日前,长兴县已发布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,其中第一大措施就是加大金融支持,确保中小微企业信贷余额稳定增长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,并鼓励银行及机构加强金融服务保障,与企业共度时艰。

面对受疫情防控影响,部分中小微企业出现的暂时经营性困难,长兴农商银行主动对接,为企业增加授信,全力支持企业健康发展。在长兴美兴物流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,法人代表陈厚团高兴地签下了一份急需的300万元授信贷款合同。陈厚团说,工人90%以上都是外地人,即使今天来了也要隔离14天以后才能复工,仅仅工资就要付3到4万。正当陈厚团不知下步如何解决困难的时候,银行的大数据库发现了企业的困难,并主动上门,开辟绿色通道,解决燃眉之急。



疫情期间,企业想要发布融资需求、线下申请不方便,怎么办?近日,“浙里掌上贷-抗疫专区”已正式上线浙里办APP,多类金融业务实现线上办理。

专区集中了各个银行推出的“抗疫”专项产品,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物流运输、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小微企业,普遍具有利率优惠、流程简化、在线办理等特点。目前已发布53款产品,后续也将陆续上新。



专区汇集了各级政府部门、监管机构发布的金融政策以及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出台的惠企举措,如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、完善续贷政策安排、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,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,方便企业用户进行查询。



考虑到大中型企业融资需求更为复杂,有的还需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,为此企业融资需求登记模块应运而生。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还可以在线登记新增或续贷信息,系统实时推送至相应银行,由意向银行派员提供“一对一”专属金融服务。
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发挥小微企业园区平台作用

针对企业复工后可能出现的立项、规划许可、施工许可、环评、能评等审批事项,温州提出“全程不见面,一次不用跑,宅家办好事”,推行“容缺受理”。比如,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E车间多头纺零土地技改项目两个小时就通过项目审批。



日前,浙江舟山出台18项举措,旨在帮助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,且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和参与防疫物资生产的相关企业。这些举措包括加强信贷支持等金融政策以外,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帮扶举措,采取欠费不停电措施,实行供水优惠和供气优惠,免费提供远程视频会议等服务。

宁波奉化2月5就启动了小微企业聚集的“十小行业”负面清单管理,对非清单内的“十小行业”一律复工。



当前,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,金华正不断加快小微企业园企业复工进度。复工园区正释放着平台的独特优势,助力小微企业焕发创业创新活力。金华市市经信局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月26日,全市111个省认定小微园已全部复工。全市小微园复工企业新增328家,累计复工企业为3872家,占小微园企业总数的66.4%。生产制造类小微园复工企业新增266家,累计复工企业2120家,企业复工率65.3%。

“小微企业园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的重要环节,我们要充分发挥园区配套协同效应,推动全产业链复工复产。”金华市经信局副局长叶悠霞说。为更好助力小微企业园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复工复产,金华出台《关于做好小微企业园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工作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意见),大力推进制造业产业配套类园区企业复工,重点保障全市细分行业类园区复工,全力疏通产业链堵点,确保全链条整体协同恢复生产。



《意见》明确小微企业园业主(建设)单位、运营机构、入园企业三方职责,消除复工防疫责任盲区和空白点。还对园区整体防控作了具体说明,规定园区运营机构除制定本单位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外,还应制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园区总体方案,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各项制度,加强对入园企业的管理、指导、服务。同时要发挥“园区大脑”数据采集、分析研判等功能,加强复工数据监测和统计。另外,《意见》对园区的企业内部防控和企业员工的个人防控分类作出具体规定。
为企业减负加力加码 “一对一”问题专员包干

温州十天内接连出台《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》(简称“温28条”)、《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、打好发展主动仗的实施意见》(简称“温32条”)等政策文件,包含税费减免、就业稳岗、金融帮扶等60条高含金量政策措施,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该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。比如降低企业用能成本,用水、管输气到户价格均下调10%。



温州还转危为机,把加大“机器换人”和智能化技术改造作为企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和支持重点,将企业技改项目补助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,一年内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将得到20%补助,最高补助400万元,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按照实际投入金额的50%予以补助,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。据评估,仅温州市区减轻企业负担近30亿元,全市加起来预计会有近90亿元的力度。



为实现企业复工复产一家都不能少,落实防疫举措一例都不能有,政策落地见效一项都不能缺,问题排摸化解一个都不能漏,温州派出10284名助企服务员,对企业实行“一对一”“多对一”服务。对企业反映的问题,实行助企服务员包干制,企业问题妥善解决后才能销号归档,确保企业问题“件件有回音”。截至当前,市派各县(市、区)、产业集聚区助企干部已累计开展服务1266次,共排摸企业问题976个,目前已化解563个,化解率为57.7%。

如常规口罩检测要进行预处理,而预处理时间要3天以上,出具一个检测报告至少要3天时间。但“疫”场如战场,与疫情作战,就是与时间赛跑。该市经信局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主动介入,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转产口罩,开辟审批“绿色通道”。只要口罩原材料和生产检验条件达标,助企专员随时帮扶企业上报应急审批通道,尽快取得医用口罩注册证书。



附《关于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》全文:
一、全面落实推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责任
地方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和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属地责任,发改、经信、建设、交通运输、农业农村、商务、文化与旅游等部门要负起对服务业、制造业、建筑业、交通运输业、农业、批发零售业、文化业等行业指导责任。建立健全地方负总责、部门管行业、属地管园区(网格)、园区(网格)管企业、企业管员工的责任落实机制,充分发挥地方政府、主管部门、园区(网格)管理机构、企业以及员工的积极性,一级抓一级、一级管一级,层层落实,环环相扣,确保“两手都要硬、两战都要赢”。
二、分区分级精准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
各地要充分利用“一图一码一指数”的精密智控机制,按照分区分级原则,制定和落实差异化防控策略。根据“疫情图”,对本地区疫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;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和行业特点,实施差异化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策略。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,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,实施承诺制管理,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,不得以审批、备案等形式为借口拖延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。中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、内防扩散的策略,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实行“负面清单+承诺制”管理,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,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推进。各地要及时制定并向社会公布负面清单,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及时调整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管控措施。
三、强化小微企业主体责任
企业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主体,企业负责人是企业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。各地要宣传引导小微企业牢固树立主体意识,重视疫情防控工作,自觉落实国家和省内各项防控措施,建立企业内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,科学编制具体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,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,把防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、每个过程,落实到部门和个人,落实生产经营、餐饮住宿、生活、通勤等各项防控要求。
四、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应急预案
各地要根据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后面临的输入性风险,建立防疫应急处置小分队,及时制定复工复产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。复工复产的小微企业在日常员工管理和测温检查中,发现员工有发热、乏力、干咳等健康异常情况时,应立即将相关人员与其他人员隔离,同步报告属地乡镇(街道)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乡镇卫生院),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乡镇卫生院)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,对疑似新冠肺炎人员,要由急救中心将员工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就诊;如出现确诊病人,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加强分类管理处置。
五、着力解决返岗难用工难问题
各地要加强小微企业用工需求和员工到岗情况摸底,加强与劳务输出地的对接协调,利用“健康码”,着重解决“不敢放和不愿收”的问题。鼓励各地通过包机、包车、包专列(车厢)等“点对点”接送方式,帮助员工返岗;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,鼓励小微企业以抱团组团的方式包车接回员工,各地可以给予一定补贴,减轻企业负担,提高企业积极性。支持员工在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后,做好自身防护,实现常态化返工返岗。各地就业服务平台要加强就业供需对接,依托微信、钉钉等网络平台开展各类线上招聘活动,畅通企业间对接通道,鼓励通过劳动力余缺调剂、员工共享等方式,帮助小微企业缓解用工难。
六、加强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融资支持
深化实施融资畅通工程,组织开展“百地千名行长助企业复工复产”专项行动,发挥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作用,及时做好复工复产小微企业的融资对接服务。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、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,给予临时性延期偿还安排,付息可延期到6月30日,并免收罚息。要抓紧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争取列入国家融资政策支持清单,利用央行再贷款、再贴现资金额度、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资金、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等,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。建立金融服务“绿色通道”,按照特事特办、急事急办的原则,简化对开复工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批流程,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。各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加大增信服务,全面取消反担保要求,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。保险机构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开复工疫情风险的保险服务。
七、着力解决复工复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
各地要通盘考虑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措施,创造条件,加强统筹和协调,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返岗人员就餐、住宿、通勤等相关后勤保障方面的防控问题,特别要统筹安排一批隔离场所,对于返岗后需要进行隔离的员工根据企业申请统筹安排。编印防控指南,组织小微企业在复工前进行防控措施培训,统筹调配一批疫情防控物资,确保小微企业不因缺少防护物资而影响复工复产。各地要全面取消与疫情风险等级不匹配的限制措施,畅通人流物流,加大服务协调力度,切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各类困难,“一对一”精准协调解决,并聚焦共性问题,研究一揽子解决措施,最大程度化解企业复工复产的“拦路虎”。要充分发挥省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作用,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平台联动机制,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政策解读推送、诉求受理办理、生产供求对接、法律免费咨询、信贷融资对接、在线免费办公等一站式服务。
八、开展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
各地要高度重视受疫情影响企业遇到的各类法律风险问题,加快建立涉企矛盾纠纷调解、行政复议、诉讼、仲裁快速处理机制。要积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,加强法律援助,针对疫情期间易发的合同、劳资、贸易等纠纷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法律援助服务。要指导小微企业根据自身行业、现状等具体特点做好纠纷应对,对于因受疫情影响,客观上履行不能的合同,及时以通知方式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,避免各方损失扩大;对于虽不存在履行障碍,但因疫情影响导致履行结果明显不公的,要积极采取协商方式变更合同条款,或诉诸法律救济途径,请求依据公平原则对合同予以变更或解除。
九、支持小微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
支持互联网、交通、物流、快递等生活服务业加快复工复产,鼓励传统餐饮企业积极拓展线上业务,为广大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生活配套服务。深入推进“百网万品”行动,鼓励小微企业运用电商平台、小程序、社区电商、直播电商等推动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转换,积极拓展原材料及零部件采购和产品销售渠道。鼓励各大互联网平台加强小微企业新业态人才培训,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直播电商、社区电商、跨境电商和数字化营销等新业态新模式。鼓励小微企业运用钉钉等网上办公系统,大力推广远程办公、居家办公、视频会议、协同研发和电子商务等在线工作方式。
十、充分发挥园区平台主阵地作用
各地要把小微企业园、特色小镇、“双创”基地、科技孵化器、众创空间等平台作为推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“主阵地”,园内企业要率先实现复工复产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各园区管委会或运营管理机构,切实履行推动园内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主体责任,统筹做好园区公共区域卫生防疫、防疫培训、疫情防控业务指导等工作,帮助小微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方案、建立全员健康台账、加强日常管理,主动协调解决园内企业防疫物资采购、员工通勤交通、出入居住地等问题,加大市场开拓、员工招聘、融资对接等帮扶力度。
十一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帮扶作用
引导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建立“手拉手”的紧密型协作配套关系。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技术、资金、人才、市场和资源优势,主动对接小微企业,帮营销、帮技术、帮管理,先订货、先供货、先付款,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在复工复产中的订单、市场、资金、原材料等问题,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复工复产。
十二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
各级行业协会、商会要积极了解、分析疫情对行业的影响,指导、服务企业落实好复工复产各项要求。要进一步动员、指导企业加快复工复产,做到能开尽开、应复尽复。要进一步发挥各类行业平台互助共享优势,强化原材料供应、物流运输等业务对接,鼓励、引导会员企业团结协作、互帮互助,在共同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,推动产业链、供应链平稳运行。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,及时收集、了解会员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,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馈。
十三、加大政策扶持保障力度
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各级政府出台的涉企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,扩大政策知晓度。要制定有关政策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,明确政策享受的对象、条件、流程和负责部门等,要简化程序,降低门槛,建立政策直通、便利化兑现机制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政策落实情况适时开展督查和评估,切实推动政策落实落地落细,发挥政策效用;要根据新的情况,研究制定更有力度的优惠扶持政策。
十四、开展万员助企“三服务”
各地各部门要将推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作为“三服务”活动的重要内容,全面实行健康指导员和复工复产服务员制度,做到小微企业园区驻点服务全覆盖、基层网格驻点服务全覆盖、小微企业巡回服务全覆盖。由卫健系统组织人员担任健康指导员,指导企业落实人员筛查、体温检测、卫生消毒、口罩佩戴等防疫措施,协助企业做好防疫工作;发动各级党员干部担任复工复产服务员,深入企业协调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关于支持企业渡难关的惠企政策。及时掌握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资金、人才、原材料、法律风险等方面的问题。理清问题清单、对策清单、落实清单“三张清单”,积极帮助企业对接相关职能部门,千方百计协调解决企业困难。
十五、加强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动态监测
为准确掌握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进展情况,各地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,定期提供特色小镇、双创基地、小微企业园、科技孵化器、众创空间等平台开复工及平台内小微企业开复工情况,定期监测制造业、建筑业、批发和零售业、交通邮电和仓储业、住宿和餐饮业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、房地产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情况。充分运用电力大数据监测各行业小微企业产能恢复情况,实施挂图作战,压实主体责任,精准推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。


版权所有: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备案号:京ICP备18022388号-2

技术支持电话:010-82260310

技术咨询: 微信搜索“你呼我应”公众号,关注后进行咨询。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 邮政编码:100088